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所以家長們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勤勞,不能懶惰。
生活中或者學習中的懶惰一般可以靠意志力控制,但要是眼睛“偷懶”可就不好自我控制了。什么?人懶就算了,眼睛也會偷懶?
弱視,又稱為懶惰眼(lazy eye),指的是眼睛以及視覺系統沒有引致視力下降的疾病,但矯正視力仍低于正常。對于兒童弱視,治療要及時,否則過了年齡就很難治了。
弱視比近視更可怕,戴眼鏡也難看清楚
大家平時聽近視、遠視比較多,對于弱視卻知之甚少。實際上,弱視是一種比近視還可怕的眼病。要知道,近視一般可以通過配鏡矯正,戴上眼鏡就能清晰視物;但弱視眼卻不能通過常規的配鏡進行矯正,即使戴上眼鏡也無法矯正到正常視力。
為什么弱視沒有辦法戴鏡矯正呢?這就不得不提到人類的視力發育過程。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,雖然眼睛的外觀看起來跟成人差不多,但視力卻很弱。正常情況下,隨著眼球的發育,大概到4-5歲時,視力一般可以達到成人正常人1.0或以上的視力。(但實際篩測兒童的視力時,需要考慮其合作度以評估視力檢測結果的可靠程度)
在視力發育的過程中,如果光線進入眼球并在視網膜上聚焦的過程中受到干擾,那么我們的大腦就接收不到正常的視覺刺激,進而造成視力發育障礙,形成弱視。
為什么偏偏我家孩子被弱視“盯上”?
有的家長以為孩子是近視,于是帶孩子上醫院配眼鏡,卻被診斷為弱視。家長們就有點想不明白了:好端端地,我家孩子怎么就弱視了呢?一般來說,造成弱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:
1、屈光不正性弱視:在視力發育過程中,如果雙眼都有高度遠視、近視或者散光,看東西看不清楚,大腦收不到清晰的影像刺激,就會影像視覺的發育,而形成弱視。所以說,兒童屈光不正應及時矯正。
2、斜視性弱視:斜視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那么患者在看東西時,雙眼的視線無法同時落在要看的目標上,因而看東西時可能會產生復視和視覺混淆,斜視眼的視覺發育就會被抑制,形成弱視眼。
3、屈光參差性弱視:兩眼的屈光度數差異過大,視物目標在兩眼所成的影像大小不一致,視力較差的那只眼睛成像大而模糊會受到大腦的抑制,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弱視。
4形覺剝奪性弱視:如果在嬰幼兒時期,由于患有先天性白內障、、上瞼下垂遮蓋瞳孔、視網膜玻璃體病變或角膜白斑等疾病使得光線不能正常進入眼內,便會使得視網膜無法接受到正常的光刺激,導致正處發育階段的大腦視覺中樞刺激不足,產生弱視。
弱視治療要趁早,超過12歲很難治
針對弱視的治療,關鍵在于及早發現。由于12歲之后,視覺發育基本完善,超過這個年齡,視力提高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小,甚至可能導致終生視力低下。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建議,弱視患兒在3-6歲就應及時接受治療;7-12歲治療也有機會提高視力。
我院在為弱視患者治療前,會先對患者做一個全面的眼科檢查,以確定屬于哪一種類型的弱視,再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:
如果是屈光不正導致的弱視,需要佩戴眼鏡矯正屈光不正的情況,戴上眼鏡看得清楚了,視力自然能夠改善。
若是由斜視或者屈光參差導致的弱視,一般是單眼弱視,可通過遮蓋療法治療。遮蓋療法即遮住視力好的那只眼,鍛煉弱視眼去看東西,從而刺激弱視眼的視覺發育。
如果是因白內障或者眼瞼下垂引起的弱視,那么就需要通過手術摘除白內障或者矯正上瞼下垂的問題,使得光線能夠正常聚焦在視網膜上,以刺激視覺的發育。
眼底病的診治,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黃斑疾病和視網膜移植
眼底病、黃斑疾病、玻璃體視網膜手術
擅長疑難青光眼的診治
弱視、斜視、屈光不正、近視、復視、眼球震顫的診斷和治療
兒童視覺發育性眼病診治
眼底、玻璃體視網膜等